8月14日,上海书展期间首发的《上海出版年刊(2024)》是“上海出版年刊”系列的第五次发布,记录下近五年上海出版业发展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年度报告、专稿、新店图册、论点选刊、行业视点、推荐书单,还是年度主要获奖情况、人物,都展现了上海出版业蓬勃有力的脉搏。
《上海出版年刊(2024)》 显示,2023年,上海出版业营收、利润出现增长态势,传统出版产业在媒体融合中探索新的盈利路径,进一步实现“纸网”传播介质共生经济效益;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网络游戏、网络文学产业持续增长,头部效应明显。图书出版收获累累硕果,《千里江山图》继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后再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同时,17种图书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5种图书入选2023 年中国好书。23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拟资助项目名单,在全国占比25.3%;55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调整名单,在全国占比9.3%。这一系列成绩展现了上海出版的专业精神和文化价值,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发布会现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教授邓香莲代表研究团队基于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统计年报,对2023年上海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数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挖掘,并通过图表进行可视化展示,直观呈现2023年上海出版业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
通过对详细数据的比较分析可发现,上海传统出版在融合中焕发新生,精品图书、期刊、报纸持续满足读者高品质阅读需求;印刷产业呈现规模效应,在对外加工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体竞争力依然很强;数字化转型浪潮下,越来越多人倾向于使用电子资源和数字资源,相关行业指标如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品种数等一直保持稳定增长;高质量出版持续强化价值引领作用,有声书读物表现出色,在思想传播阵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的游戏在海外市场保持着较高市场占有率,2023年网络游戏板块继续稳定增长;海外市场也有增长,海外网络文学领域不仅作者在成长,读者群体规模也不断扩大,AI技术的引入掀起新热潮,体现上海出版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显著成效。
历经五年耕耘,“上海出版年刊”系列把一个个孤立的点,连成一条条线,不仅是行业年鉴,更是上海出版人集体智慧与辛勤汗水的结晶,构筑起观察上海出版发展轨迹、把握未来趋势的坐标。
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说,“上海出版年刊”系列逐年推出,通过日常积累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AI时代,出版人要掌握新工具,激发生产力,积极参与行业竞争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官网,构建起更富活力、更具韧性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体系。”
衡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